首页 科技内容详情
怕啥续航焦虑?漫谈电动车无线充电技术

怕啥续航焦虑?漫谈电动车无线充电技术

分类:科技

标签: # Sân Chơi Tài Xỉu

网址:

SEO查询: 爱站网 站长工具

点击直达

据报道,无线充电正在使电动汽车(EV)超越运输的定义。如果能够解决复杂的电缆和布线问题,未来的电动车将提供更多的功能和用途。


Solace Power 公司首席执行官 Neil Chaulk 表示,自去年 10 月以来,市场对无线充电的需求已经真正起飞。他还称," 从那时起,我们看到市场已经‘觉醒’了。”


一、无线充电技术已经开始启用


电动汽车使用与智能手机等设备相同的锂离子电池技术,因此如果配备相应的元件,它们的电池也可以在不插入笨重电缆的情况下充电。在下雨天或在路边安装充电器不方便的路边停车时非常方便。


无线 EV 充电仍处于早期阶段,但在许多方面都取得了进展。像宝马这样的汽车制造商已经对这项技术进行了试验,今天已经有一些试验已经在进行,可以在公共停车位为特殊装备的汽车无线充电。

目前正在进行的一项 EV 无线充电试验由一家名为 Char.gy 的充电公司运营,该试验为期 12 个月,于 2021 年 10 月在英国启动,最终将在英国白金汉郡全县的停车位安装 10 个无线充电板。第一个位于伦敦以西 35 英里的马洛,可供 10 辆经过改装以使用无线充电器的雷诺 Zoe 汽车组成的车队使用。Char.gy 在试验开始时说:" 这种基础设施意味着没有充电电缆——在以往,复杂的线缆对其他道路或人行道用户有潜在危险——也没有灯柱充电,只有当电动汽车停在它上面时才会激活。"


自 2014 年以来,英国米尔顿凯恩斯的 #7 公交线路就开始使用类似的感应充电技术,在 15 英里路线的起点和终点以无线方式为电池充电 10 分钟。


以类似的方式,英国诺丁汉开始了电动出租车的无线充电试验。在这种情况下,10 辆出租车配备了感应充电技术,当他们停在特定的行列并等待下一次业务时,他们用这种技术为电池充电。


在谈论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时,这是一个常见的主题——一种少量且经常使用的方法,而不是使用速度更快但频率较低的快速插入式充电器。至于在家中安装这样的充电器,一家名为 Plugless Power(前身为 Plugless)的美国公司正在研发其将于 2022 年推出的第三代感应式 EV 充电器。这些设计用于美国国内 240V 输出,适用于现有汽车,该公司声称可以通过高达 12 英寸的气隙输送电力,这意味着可以为 SUV 和卡车等更高的车辆进行无线充电。Plugless Power 表示,其即将推出的第三代无线充电器的目标价格为 3,500 美元(含安装费),而且它也在为欧洲市场开发充电器。


二、电动车无线充电分几步走?


先来聊聊什么是无线充电?这跟我们初中课本上学到的“电磁感应”有关,让一块磁铁或其他的磁场来源,靠近一段没有电流的线圈,线圈上就会产生感应电流,用磁通量变化产生感应电动势,通过其他形式能转化为电能。当我们将电磁感应产生的电流,引导到电池内,无线充电就完成了


运用到汽车领域,在停车位上设置初级发电线圈,并让线圈通上高频交变电流产生磁场,即谐振磁场。当装有接收线圈的车辆停到该位置上时,车辆就会接收到能量,从而实现电量转移。


那么,电动车无线充电又是如何发展的呢?


1、即停即充


要想告别“抢桩大战”和线的束缚,无线充电就要实现即停即充,将车子停在地面充电发射板上,接收磁场能量转换给电池充电。


目前已经有车企做出尝试,这边来给大家解释下其中的原理:基于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技术,通过电源侧的电路为线圈提供高频交流电,能量经过补偿网络后注入功率线圈,接收侧变换电能供给不同负载使用,而且能够即停即充的无线充电停车位,搭配无人驾驶技术,简直就是解放车主的天作之合。

2、边跑边充


那如果不停到特定的停车位,在行驶的过程中就能实现充电呢?这就是让车边跑边充的动态无线充电技术。简单理解,就是整条路都是无线充电装置,车一路开一路充电。


这种动态无线充电技术的实现原理是通过地面下的供电导轨以高频交变磁场的形式,将电能传输给运行在地面上一定范围内的车辆,进而给车载储能设备供电,也就是在路下面铺设充电线圈,让电动车边开边充电,


3、双向化无线充电


在动态无线充电普及的情况下,电动车能够实现边开边充电,就可以将富余的电池电量利用起来输送给其他设备,或者是作为储能“工具人”,为电网输电。想象一下,一辆电动车能变成充电站,能为生活带来多少便利!


三、多个车企和区域的电动汽车可以实现无线充电


特斯拉、沃尔沃、奥迪、宝马、奔驰等车企都已经开始大力研发或测试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目前,充电器制造商正在制造电动汽车感应充电所需的充电器和硬件。一些汽车制造商表示有兴趣将感应充电作为标准配置,宝马在 2018 年对其 5 系列 530e iPerformance 混合动力车进行了试验。该试验从德国开始,并于 2019 年扩展到美国,一小部分加利福尼亚居民被邀请租用带有无线家用充电器的 530e 混合动力车 36 个月。电力通过三英寸的气隙传输,并以 85% 的效率传输。它的充电功率为 3.2kW,足以在 3.5 小时内充满电池。


Genesis 还致力于感应充电,并将该功能作为新 GV60 EV 的一个选项提供。Genesis 声称可选的感应充电器将比典型的家用壁式充电器更快地为 SUV 的 77.4kWh 电池充电。Genesis 表示,这款 280 英里的汽车在 6 小时内充满电,而传统的壁式充电器需要 10 小时。感应硬件来自充电专家 WiTricity,但买家必须自己购买实际的充电器,安装在车库的地板上。Genesis 表示,该功能最初只会在韩国推出。


说到 WiTricity,这家总部位于马萨诸塞州的公司成立于 2007 年,从那时起就一直致力于无线充电技术。这家获得风投支持的初创公司于 2019 年初收购了高通的 Halo 感应充电技术,高通成为 WiTricity 的少数股东。WiTricity 声称它可以无线充电,功率效率在 90% 到 93% 之间,充电速率在 3.6kWh 到 11kWh 以上,充电距离在 10 到 25cm 之间。高通此前曾表示,其 halo 技术如何能够以高达 22kW 的功率进行无线充电,这表明 WiTricity 正在保留大量技术储备。

四、中国也在无线充电方面不断探索布局


中国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了电动汽车无线充电四项国家标准,此次发布的四项国家标准,是该系列国家标准 18 项中的一部分,包括《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第 1 部分:通用要求》(GB/T 38775.1)、《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第 2 部分:车载充电机与充电设备之间的通信协议》(GB/T 38775.2)、《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第 3 部分:特殊要求》(GB/T 38775.3)、《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第 4 部分:电磁环境限值与测试方法》(GB/T 38775.4)。在辐射指标方面,我国国家标准指标比欧美等地的相关标准更严格、更安全。


另外,中兴新能源、比亚迪、中惠创智、万安亿创、科陆电子等企业,以及中科院电工所、华南理工大学等研究机构和高校,都在进行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的研发与应用。


来源:​动点科技,九正无线充电,数码之家

注:文章内的所有配图皆为网络转载图片,侵权即删!

 当前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发布评论